在北京的一家超市里,65岁的王先生拿起一袋熟食又放下,如此反复多次。其实,王先生对食品并不挑剔,如此举动皆因“看不清说明书”。叠印、反光、字小……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、药品等产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上,存在不少“字迹难辨”的情况,不仅是老年人,有时连年轻人想正确辨识也并非易事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截至2022年底,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.8亿人,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19.8%,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,适老化改造也成为当下一项重要内容。产品包装和说明书,字小字花难看清看似小事,其实关系着产品使用安全甚至是食品安全、用药安全。为什么很多食品、药品的包装、说明书的字这么小?国家对此有没有标准?如何才能让字大起来?
字太小,辨认起来太费力
王先生告诉50毫升或克时,包装空隙率应≤30%。此外,由上海市计量协会联合上海市医药质量协会组织编制的《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片剂和胶囊剂》是全国首个药品领域包装物减量相关团体标准,于2022年9月30日起正式实施,其中以片剂和胶囊剂集采药为重点,也从包装空隙率、包装层数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关规定。
二维码,标准之外的折中选项
“字迹难辨的情况显然是不合理的,可能会误导消费者,甚至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。”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。
重重“难关”之下,字迹难辨问题真就无解了吗?在安光勇看来,并非无解,只是涉及到多个方面。他认为,首先是生产商和品牌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能力,他们需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使用习惯,采用合适的设计风格和技术手段,制作易于识别的产品包装。
“在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,应该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便利性,尤其是老年人的使用需求。如果包装的文字过小、颜色和背景颜色过于相似,容易影响消费者的识别和理解,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风险。”安光勇表示。
安光勇认为,其次则是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和制度,要加强对产品包装的标准和规范的执行力度,对于不符合规范的产品及时予以制止和处罚。
此外,多位受访人也提到,希望国家出台相应适老化新标准,让包装和说明书的文字“大起来”。
随后,北京商报记者拨打北京市市民服务热线12345,反映“包装字太小不容易辨认”的问题,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,此前未收到过相关的问题反映,但如果能明确是哪个品牌的哪个产品,即可以进行相应反馈。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15的工作人员的回复也类似:将厂商名称、公司注册地址等信息提供给相关工作人员,进行记录后便可“反馈上去”。
“字小”之题难破,但“看不清字”的问题可解。眺远营销咨询创始人高承远认为,现代技术手段便是可采用的措施之一。“比如在包装上印上二维码,扫码就能看见电子说明书,可以做成图文或者视频的形式,对中老年人更友好。”高承远表示。
据林万介绍,在他所接到的订单中,确已存在类似的举措。“有客户要求在其产品的包装上印上二维码,扫码就能阅读说明书。”林万表示。
除了生产端的改善之外,销售端的行动也在展开。例如,在药品方面,江苏省连云港市已针对老年特殊群体对药品说明书看不清、看不懂的问题,在江苏省率先探索建设了一批药事服务示范点。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,连云港的一些零售药店当中,设立了药事服务台,配备了老花镜、放大镜等装备,方便老年人了解药品详细信息。同时,也有专门的药师值守,为老年人提供用药指导,同时也提供打印放大版药品说明书服务。
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冉黎黎/文并摄
(文章来源:北京商报)